为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发挥学术交流对我院兼职研究助理科研思维的启迪作用,增强兼职研究助理们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自4月份开始,教科院组织兼职研究助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浓厚了科研氛围,提升了研究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月6日上午,终身学习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教科院副院长麦绣文进行了动员讲话,她表示希 望各位兼职研究助理能够借助这样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畅所欲言,得到提升。教科院尹桐桐老师对文献综述结构与写作技巧进行了主题分享,并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分享了论文投稿的技巧。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11日下午,教育数字化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老师进行了“ChatGPT-AIGC教育时代的新图景”的主题分享。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ChatGPT辅助学术研究、人工智能学生服务应用、AI绘画、AI智能创作、元宇宙等主题展开讨论,为不同学科背景在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月27日上午,院校研究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校办公室张淑蓉、公共管理学院晏冰清老师结合自己关于院校研究的论文进展情况进行分享,资源建设中心刘楚雨、乔淑一老师就主题发言内容提出意见与建议。教科院刘家萍老师从《终身教育研究》编辑视角出发,结合论文选题、写作误区、写作建议等方面分享论文写作经验,对院校研究学术论文写作提出建议,科研小组成员提问交流互动。
5月11日上午,教育与社会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二楼第三会议室举行。环境生态学院冯攀静老师和图书馆缪何翩珏老师分别以“人工智能视野中的大学变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为主题做了PPT分享。分享结束后,参会人员围绕乡村振兴,农村社区需求探索,三区联动视角下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尹桐桐)